二十一世纪中国青年的科技责任和义务
( 袁 亚 湘, 1996.7.22)
在中国青年科技论坛上的发言
世纪之交的钟声即将敲响,中国青年必须要对国内外科技状况与
趋势有深刻的认识,要做好准备迎接下一个世纪的到来。二十世纪科
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增长是惊人的。用知识增长是不足以形容。人们常
说本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世纪。下个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将更加迅
速,各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当代中国青年的面前
机遇与挑战并存。为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做贡献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应
尽的义务。
一. 攀登科学高峰
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像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发达国
家那样支持大量的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但基础研究的成果丰富
了人类的知识,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基础性研究是新技术,新发明的
先导和源泉,所以我们必须有一支规模不大的高水平的基础性研究队
伍,去攀登世界高峰。基础性研究重大成果是能为国争光,对广大青
年有巨大的鼓舞和引导作用。七十年代陈景润的“ 1+2”
激励了一代中国青
年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拼搏。大家常说中国在奥运实现金牌“零”的
突破使洋人放弃了对我们“东亚病夫”的看法。如果我们能在自然科
学方面的 Nobel奖、数学方面的 Fields
奖等也实现“零”的突破, 这
无疑会改变西方对中国“科技落后,缺乏创新”的评价,这意义绝对远大
于奥运会上的金牌。基于中国的国情,从事基础研究待遇不高,所以
青年科研人员必须要有献身精神,要敢于创新,执着探索,甘于沉默,
要在国际上与外国人一争高低。
二. 服务国民经济
美国人类学家 Boas 说过“Science is
the art of understanding Nature}”
(科学是了解自然的艺术)。依我之见, 中国古代传说中
炎帝的“尝五谷与百草”就是科学研究。所以我认为科学最早是为人
类生存服务的,但由于科学的发展快于社会的发展,科学就变得超前
了,因此就不仅是为人类生存服务了。后来,不少科学研究实际上是
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如 Galilei ,Newton, Einstein), 以及被政
治家用来军事竞争。冷战结束后,各国政府用于军事的科研经费减少,
都强调把科研主战场放在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环境等
社会公益方面。这一点可从美国总统 Clinton 的题为“科学与国家利
益”的报告看出。我国经济仍然落后,工农业产值中利用科技的含量
远低于西方国家,所以我们在通过科技提高工农业生产,促进国家经
济建设是大有潜力的。例如在农业科学,从良种(生物工程)、高效化
肥、到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的应用将影响到亿万万人民群众。在国
家重大项目中,科技将起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于如南水北调,开发大
西北、全国交通运输网设计等重大问题,青年人要敢于创新,勇于献
计,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国家在这些问题上做出最优的决策。
三. 提高全民科技意识
中国科技在古代曾有过十分辉煌的历史,但现在我国科技水平与
西方相比差距较大。我国的确缺少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有重大创新性
的科研成果和处于世界领先的高科技关键技术,不能不让我们有紧迫
感和危机感。但更令人伤心的,也是更应该重视的是,我国的全民科
技意识与西方相比落后太多。要提高我国的全民科技意识是当代青年
义不容辞的责任,它关系到我国能否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首先
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使科技在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使广大民众逐步从根本上认识科技的重要
性;其次我们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市场,要保证科技价值在市场竞争中
真正体现出来,要使企业真正感受到从而在观念上认识到利用科技比
利用回扣更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占领市场。这涉及到立法、执法、
保护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它需要我们付出更艰苦的努力。
再有就是要加强对科技的宣传。我指的宣传,是宣传新的科技成果,
宣传它们在国民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
产品质量、增强国防力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通过广泛地宣传科技成
果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利益使民众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不
是宣传科学家。我几年以前曾说过:“中国什么时侯不宣传知识分子,
什么时侯就是知识分子出头之日;中国如果不宣传科学家就是真
正开始重视科学了。” 这话说得也许有些过分,但我只是想强调,我们
的宣传一定要注重实效,要使人民大众增加科技知识,提高他们对科
技作用的认识,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和积极利用科技成果。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逐步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科技意识,才能真正逐步地提高人民
群众的科技意识,才有可能做到“科教兴国”。
四. 科技体制改革
为了我国科技事业的顺利发展,也为了使科技成果更迅速地向市
场转化,我们必须对我国现行的科技体制改革。从微观上,从事科研
的各类研究所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逐步调整到适应新的环境。
研究所通过分类定位,要有自己的明确主攻方向,要调整学科方向,
要形成自己的优势。要引入新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上应是“开放、
流动、联合”,应稳定一支高水平的队伍,参与国际竞争。要加强研
究所与高校、企业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对
于开发为主的研究所要逐步向企业靠拢,最终应属于企业,这类研究
所要加强中试和更后期的开发工作。研究重点应与当前市场或未来市
场密切相关。各类研究所要根据国情的变化以及对形式的判断,调整
好研究所的学科方向、任务以及模式,使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
以生存、发展和在祖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样,在
高校的科技研究中,要避免重复,要有全国一盘棋的观念,要有重点。
即要在前沿科学领域攀世界高峰,更应强调与研究所及企业联合,为
成果转化而努力。从宏观上,要理顺科技计划部门、科技工作部门、
科技应用部门的关系,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全国科技体制的大框架。
分工要明确, 协调要有力. 管宏观的不要过多插手微观, 管微观的主要
做好自己分工的那一块. 例
如,该负责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决策的部门或机构就应该负责
科技政策的制定, 对
重大项目的立项评估,协调或组织领导全国各与科技相关部门,而不
要自己也去办公司、办中心,参与具体的科技组织攻关工作。重大科
技问题的决策采用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而不要屈服于行业保护主义。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逐步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科技
成果的体系。我个人是对目前我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以及科技进步奖
制度有保留看法。我认为科技成果的评价应当逐步和国际接轨,在这
方面过多地强调“中国特色”是说不过去的。
五. 加强各领域合作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科学研究的学科越分越细,研究者感兴趣的
面也越来越窄,这不能不说是一可悲的事实。下一个世纪将更加强调
不同学科的交叉与合作。当然,不仅是在科技工作的各个不同领域要
加强相互合作而且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也要提倡交
流与合作。从十九世纪未,知识分子似乎就分成了“科学家”与“非
科学家”两大阵营,国际上不少人也对此非常注意。早在五、六十年
代 C.P. Snow
就写过著名的“Two culture and scientific evolution”
(两种文化与科学发展),阐述了两大阵营的差异与冲突。自然科
学家与社会科学家之间的鸿沟愈宽就愈不利于科技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事实上,利用科技去解决问题往往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重大的
攻关问题除了技术成份外还有许多社会因素,例如涉及到文化、历史、
民族、当前社会制度等。所以,加强各领域、各方面(包括自然科学
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的交流与合作,对落实“科技兴国”, 对早
日把我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强国都将起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个崭新的世纪在向我们招手。它给我们机遇,也向我们挑战。
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使科技在国民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等各方面起更大作用,才可能使我国在下个世纪早日步入世界强
国之列。我们要充满信心,脚踏实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刻苦学习国内
外先进的科技知识,敢于创新,勇于攀登,甘于吃苦,为祖国的未来
贡献我们的青春。只有这样,我们这一代跨世纪的青年才不会愧对于
我们的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 CLITON, W. ``科学与国家利益'',
美国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 1994年八月.
2. C.P. Snow, ``Two Cultures and Scietific Evolution'',
in: Pulic Affairs, (MacMillan, London, 1971) pp. 13--46.
3. 国家科委基础研究高技术司, 面向21
世纪我国基础性研究发展战略 -- 香山科学会议专家发言汇编,
北京, 1995年八月.
4. S. Gopinathan, ``Science -- Idiol or Threat?'',
(Federal Pub., Singapore, 1977).